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章 北赵南陈 枭雄何人?  (第2/7页)
三年也让赵家缓过气来。    缓过气来的赵家主动递表称臣,被东齐耗的身心俱疲的姬长发不得已答应赵家的要求——赵家臣服北周,北周不入高平。    奇怪的是,赵家称臣的第二天,东齐大军便退去。    姬长发也大概想明白其中的原因。后来姜赵两家绝交的消息传遍世间之后,更加坐实了姬长发的猜想。    那场大战,东齐和北周都没有占到便宜,唯有赵家借此机会保住了高平。    那一战之后,七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定下,往后的几十年再也没有大战发生。    几代姬家人试图通过分化渗透的手段削弱赵家的影响,可惜他们都低估了赵家的影响力。最终被分化渗透的不是赵家,而是北周皇室。    譬如今日,赵家七万人马之中,有五万都是北周实权将军带兵来投。    从三品归德大将军陈林,正四品忠武将军董建山,从四品宣威将军邓敏,一个个在北周军方身居高位的重臣,没想到都是赵家培养的人。    三人在军方履历写着的“出身清白”四个字,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。    身穿特制盔甲,骑着塞外良驹的赵计元看上去煞是好笑。年老的将军大腹便便身材走形分属正常,可他赵计元那身材用走形来形容却是很不恰当。    一个圆滚滚的大冬瓜能有个屁的身材。    七万人马都为那匹塞外良驹捏了一把冷汗,生怕它不堪重负将赵计元摔下马。    打马走过黑压压的人群,赵计元趾高气昂的走上特意搭建的高台。    每走一步,高台仿佛都会晃动。    终于,当赵计元稳稳的站在高台中间,带人搭建高台的校尉和他的兄弟们才松了一口气。今日这高台要是被赵计元压倒,那他们这些人的脑袋恐怕要拿去祭旗了。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